第八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暨第十一次全国企业营商环境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4年10月18日,第八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暨第十一次全国企业营商环境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以“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建设 拓展园区合作新空间”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基础上的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赋能企业健康成长,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做优做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峰会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指导,《中国企业报》集团主办,中青宝上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窦恩勇,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石军,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原执行副会长、《经济日报》原总编辑冯并,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副书记邵红亚,以及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全国及海外的园区负责人、企业家、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等近400人出席本次会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原副理事长于武主持会议。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已成为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之路。理论指引导航,实践验证光辉。主旨演讲中,领导、专家与企业代表的实践智慧提供了宝贵借鉴。
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窦恩勇在致辞时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开创了国际交往的新理念、新范式、新路径,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开辟了崭新空间。国际园区合作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不仅有助于提升各国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更能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副书记邵红亚提及了提升合作园区整体竞争力、推动合作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四项重要意义:一是坚持产业链的一体融合,提高合作园区的创新能力;二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三是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激发团队创新活力;四是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其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思考:第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世界文明互鉴之路;第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全球互联融通之路;第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共赢之路。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石军针对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国情,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产业园区主要从五个方面发力:一是要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二是要推动国企民企携手共进;三是要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指导支持;四是要切实抓住园区建设重点;五是要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
“一带一路”的建设机遇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治环境复杂多变,提升合规意识和能力则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发展成功的关键。
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这一课题,北京泽亨律师事务所主任张雪峰为中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的机遇与风险给出如下建议:一是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二是加强合规管理;三是重视法律顾问与团队;四是文化融合与社会责任;五是政府与企业信息共享与合作。
在“一带一路”项目案例和海外园区案例分享环节,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代表及海外园区代表分享了其在助力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取得的沉甸甸、实打实的成就。
万信达集团战略合作部总经理陈宝莹以“在一起 更强大”为主题,从项目背景、项目介绍、项目优势、园区动态等四个方面分享了中印尼两国双园·巴塘产业园项目案例。
第一方面,项目背景:
万信达企业集团成立于1998年,坚持以诚为本、利国利民的经营理念,追求品质服务世界、服务未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两国双园”是中印尼两国元首共同推进的合作成果,通过互设园区的发展模式,打造“一带一路”的标杆项目。2023年1月,《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两国双园”建设驶入快车道。
第二方面,项目介绍:
巴塘产业园项目位于印尼爪哇岛的中爪哇省,中爪哇省面积为32801平方公里,人口接近4000万,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完善,当地旅游业正发展迅速。中爪哇省作为印尼最重要的经济走廊之一,正被全力打造成为印尼的新制造之都。其中,三宝垄市作为中爪哇省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不仅是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名城,还拥有仅次于雅加达和泗水的第三大港口。在三宝垄市的GDP构成中,制造业占比高达37%,位居各行业之首,彰显了其强大的工业实力。
中爪哇省和三宝垄市拥有显著的劳动力优势,用工成本低廉,人口红利明显。此外,印尼工业园区还享受着一系列政府激励政策,如大保税区和经济特区的设立,这些政策都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巴塘综合工业园区作为印尼的重要工业园区之一,总占地面积超过4000公顷,土地权属清晰,交通便利,高速公路直达园区门口。该园区在中资企业中的知名度非常高,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投资。
巴塘园区所在地区的人口接近400万,其中75%的人口处于劳动力年龄阶段,人均工资仅为1100元人民币。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这一地区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万信达集团以绿色节能为理念,高效太阳能、清洁风能集成、科学雨水循环、节能厂房的标准,实现一站式企业落地服务。项目现阶段已签约土地面积为98公顷;另外框架协议签署土地面积为200公顷,陆续在建设中。项目目标是在两到三年内引进200多家企业。
第三方面,项目优势:
第一大优势在于印尼的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其总人口高达3亿,位居全球第四。这一庞大的人口基数不仅为印尼带来了显著的人口红利,还使得其人工成本相对较低,为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二大优势体现在三宝垄项目的地理位置上。该项目所在的区域距离港口和机场都仅有30到50分钟的车程,交通极为便捷,为企业的物流运输和业务拓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三大优势是印尼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东盟地区,印尼的外资投资规模仅次于新加坡,这为企业拓展东南亚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第四大优势则是政治稳定。当前,中印尼两国的外交关系持续升温,政治稳定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基石。政治稳定是出海的第一要素。这种稳定的政治环境为企业“出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降低了投资风险,增强了合作的信心。
第四方面,园区动态:
2024年7月底,印尼总统佐科一行前往产业园视察,并共同见证了园区运营揭幕仪式的盛大举行。佐科总统已将“中印尼两国双园·巴塘产业园”作为国家重点项目进行建设。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万信达集团敢于走出去,积极开拓印尼市场,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务实合作,为中印尼双边关系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万信达集团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一座桥梁,在这片蓝海之上,开启企业全球化新篇章。在一起,更强大。万信达集团希望中国企业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够团结在一起,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共创未来。
本次峰会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中国企业报》集团董事长、社长吴昀国在致闭幕词时表示,本次峰会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峰会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为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园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智慧、新动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深化了合作共识,分享了成功经验,加强了国际交流。
综上所述,第八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暨第十一次全国企业营商环境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碰撞、智慧交流的盛会,更是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产业合作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深入探讨和实践分享,各方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拓展园区合作新空间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