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
博鳌年会现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在专访中指出:“美国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对世界造成冲击,但亚洲反而更加紧密团结,中国企业正迎来重塑全球制造业的历史机遇。展望未来10年、20年,中国企业将在海外再造一个’中国’。”
特朗普2.0的意外推力
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限制技术出口等政策加剧了全球不确定性,但姚洋教授认为,这恰恰成为亚洲区域整合的催化剂。
“当美国主动放弃全球化成果时,中国与东南亚、印度等地的产业链协作却在深化。”
数据显示,亚洲已贡献全球40%-50%的GDP,且份额持续攀升。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格局,印证了亚洲经济的韧性。
美国经济的非理性繁荣警示
针对美联储对经济衰退风险的预警,姚洋教授犀利比喻:“美国经济像拎着自己头发前进。”
他指出,当前美股依赖”七姐妹”科技巨头支撑的繁荣,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泡沫如出一辙。而中国DeepSeek在AI领域的突破,不仅打破技术神话,更暴露出美国过度依赖硬件堆砌的发展模式已触及瓶颈。
“当中国用万卡级算力实现技术飞跃时,英伟达的芯片霸权正在瓦解。”
中国制造的全球突围密码
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出口限制,姚洋教授直言这是”世纪性误判”:
“美国的打压既倒逼中国攻克7纳米芯片、领跑光电混合芯片,其限制对华直接出口的政策更成为关键推手,中国企业的出海大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我相信,展望未来10年、20年,中国企业会在海外再造一个‘中国’。”
从被迫接招到主动破局,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已进入新阶段。
当”世界工厂”升级为”全球制造网络运营商”,这场静默的产业革命正在改写规则。
正如姚洋教授所言:”压力催生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个经济形态的质变。” 在博鳌的聚光灯下,亚洲的答案已然清晰——以开放对抗封闭,用创新穿越变局,中国制造出海的全球新版图正徐徐展开。
